55世纪平台 - - (中国)维基百科
55世纪平台2023-01-31 16:05

广西百色—粤港澳大湾区首条集装箱班轮航线开通******

  中新网百色1月6日电(记者 杨陈)1月6日,满载着铝锭集装箱的“兴桂1091”船舶从广西百色港头塘作业区缓缓驶出,百色港头塘作业区开港,百色—粤港澳大湾区集装箱班轮航线正式开通。

图为开通仪式现场。 龙启柏 摄

  百色地处西部陆海新通道核心节点。百色港作为中国内河地区性重要港口之一,是西南水运出海南线通道和打造西江“亿吨黄金水道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图为集装箱在百色港头塘作业区吊装上船。 龙启柏 摄图为集装箱在百色港头塘作业区吊装上船。 龙启柏 摄

  百色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玉成介绍,目前当地已专门修编了百色港总体规划,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同意右江航道按Ⅲ级以上纳入国家和自治区水运航道规划,专门出台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集装箱班轮航线的补贴政策。未来,随着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、黄桶百色铁路与平陆运河同步建成,右江黄金水道将成为川滇黔货物通湾区、出大海的最便捷通道。

  当天开港的头塘作业区是百色港的重要港口之一,项目分两个阶段建设,使用岸线1000米,建设规模为10个1000吨级泊位,设计年通过能力270万吨,概算总投资约5.6亿元(人民币,下同)。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建设,建成9#、10#泊位,可实现年吞吐量100万吨,投入资金2.97亿元。

  广西百色西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班玉满介绍,与常规的汽运价格相比,开展集装箱运输后,从百色到珠三角地区的物流价格每吨可减少30元,大大降低腹地企业进出口运输成本。在珠江—西江经济带推动集装箱运输常态化、班轮化和集约化,将形成一条“绿色、畅通、便捷、高效”的水上运输通道。

图为百色—粤港澳大湾区集装箱班轮航线启航。 龙启柏 摄图为百色—粤港澳大湾区集装箱班轮航线启航。 龙启柏 摄

  百色是广西重要的工业地市,铝产业是广西千亿元支柱产业之一,当地生产的大量铝产品均销往粤港澳大湾区。

  广西桂科院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治武告诉记者,百色-粤港澳大湾区集装箱班轮航线的开通,有利于该企业最大化承接云南、贵州、广西等三省区向内陆输送铝资源,有效平衡铝产品的运输效率和运输成本问题。通过规模化发展和引导返程货源,还可以大幅降低综合物流成本。

  据悉,百色—粤港澳大湾区集装箱班轮航线开通以及接下来的天天班运营,也是构建全新的港口供应链生态圈的重要举措,它将发货人、航运公司、物流公司、港口码头、收货人、第三方监管、金融等主体有效结合,促进门到门、端到端货物流通模式的发展,形成物流、信息流、资金流、商流相辅相成的生态圈。(完)

55世纪平台

警惕!日本首相访美,释放多重危险信号******

  中新网北京1月13日电(记者 甘甜) 当地时间1月13日,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开启任上首次访美行,将与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会晤,以求进一步深化日美同盟关系。

  但会谈还未开始,日媒却惦记上中国,字里行间不断鼓噪“抗衡中国”,谋求扩军备武。其背后所释放的“危险信号”,值得警惕。

资料图:日本首相岸田文雄。

  岸田访美,旨在“抗衡中国”?

  岸田文雄从9日起开始欧美五国访问。美国,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站。

  连日来,日媒频频“放风”,称拜登回应日方请求、决定与岸田举行会谈,是因为“与中国的竞争成为最优先课题”。

  日美外长、防长也于11日在华盛顿开会预热。日本共同社称,日美高级官员同意中国对“印太地区构成最大的战略挑战”,宣称要加强威慑,将两国安全条约的范围扩大到太空。

  在日美首脑会谈中,两国还可能聚焦哪些议题?

  据多家日媒消息,拜登与岸田将讨论俄乌局势、气候变化以及经济问题。岸田还将介绍在新版《国家安全保障战略》中提出的彻底强化防卫力和大幅增加防卫费。

  消息人士透露,双方拟就加强核能发电和液化天然气(LNG)等能源领域合作达成共识;为“抗衡中国”,在包括半导体、人工智能(AI)、量子等尖端技术在内的经济安保领域扩大合作。

  会谈后,双方预计将发表以安全保障为中心的联合声明,强调推动“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”的重要性,并再次确认《日美安全保障条约》第五条适用于所谓的“尖阁诸岛”(即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——记者注)。

 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吕耀东认为,日本将借首相岸田此访进一步渲染“中国威胁”。从炒作南海问题,到宣称乌克兰危机可能会在东亚发生,如何应对这些所谓的“地区威胁论”,或将是此次会谈的主要内容。

资料图:停泊在日本横须贺美军基地的美国“里根号”核动力航母。

  日本想要“成为矛的一部分”

  近段时间以来,日本野心外露,不满足于过去自卫队作“盾”、美军作“矛”的分工,也想“成为矛的一部分”。

  2022年底,日本政府正式通过三份重磅安保政策文件。其中,新版《国家安全保障战略》宣称,日本应拥有“反击能力”,即“对敌基地攻击能力”。

  日本政府2022年底还通过了2023财年政府预算草案,防卫预算达68219亿日元。其中,购买美制“战斧”巡航导弹预算为2113亿日元,获取远程攻击性导弹及相关预算高达1.4万亿日元。

  吕耀东表示,值得注意的是,继美国发布“国家安全战略”后,日本也敲定了三份安保政策文件。也就是说,“过去日本的安全由美国来保护,而现在日本也要保护其盟国美国,因此其自称需要攻击性武器。”

 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周永生还指出,“日本拥有‘反击能力’后,等于过去所说的‘专守防卫’政策被抛弃,和平宪法也被架空,出现了和战后自我约束的军事战略完全不同的、没有任何约束的军事战略。”

  日本在军事“松绑”的路上越走越远,引发多方担忧和反对。

  从东京首相官邸门前到广岛市内,日本民众发起抗议行动,高呼“不准增加军费” “反对大增军备和大增税”,抨击三份安保政策文件是违反宪法的“暴行”。

  还有日本民众直言,“日本政府增加军费投入,这肯定威胁到我们的生存。这是绝对不应该做的政治行为。”

  近日,韩国外交部负责人重申政府既定立场,即日本的国防国安政策要“朝着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、坚持和平宪法精神的方向,公开透明地运行”。

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日前也强调,中方再次敦促日方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各项原则,切实将“互为合作伙伴、互不构成威胁”这一政治共识体现到政策上,落实到行动中,尊重亚洲邻国的安全关切,在军事安全领域谨言慎行。

1月11日,华盛顿,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(左)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(右)握手。

  岸田为何此时对美“投怀送抱”?

  就在岸田政府向美国“投怀送抱”之际,其国内执政却危机四伏。

  2022年底,日本内阁陷入“辞职多米诺”,多名成员因政治资金使用等问题相继辞职。岸田本人也被曝政治资金收支报告中有近百张“空白发票”,引发争议。自民党一些要扳倒岸田势力的反对派,还在利用他提出的“通过增税支撑防卫费”问题施压。

  丑闻不断,岸田内阁支持率持续走低。自1月7日起为期3天的舆论调查结果显示,岸田内阁的支持率仅为33%。另一项日本全国最新舆论调查则显示,46%的受访者认为岸田应在2023年上半年辞职。

  在此情况下岸田为何要外访,就不难判断了,周永生指出,“过去一旦内政出现问题、支持率下降,安倍就会借用外交手段,岸田也学会了这招,想寻求美国支持,减少内部压力,同时通过此次访问取得外交成果,挽回低迷的支持率。”

  但如今的日本物价高涨,经济数据表现疲软,民众叫苦不迭,岸田政府若不顾民众声音,执意制造分裂对抗,其谋算或许终难如愿。(完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网客户端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,9语种权威发布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5世纪平台地图